DB61∕T 1818-2024 桑蚕丝制造技术规程(陕西省)
ID: |
011E0D03BCC54517B0335857A7CDE800 |
文件大小(MB): |
0.28 |
页数: |
13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59.060.10,CCS W 41 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 61/T 1818—2024,桑蚕丝制造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anufacturing mulberry silk,2024 - 04 - 03 发布2024 - 05 - 03 实施,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61/T 1818-2024,I,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工艺流程.2,附录A (规范性) 煮茧质量控制方法..8,附录B (规范性) 疵点丝质量控制方法 9,DB61/T 1818-2024,I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陕西天成丝业有限公司、安康市宝业丝绸有限公司、,安康学院、石泉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正余、孙浩勇、陈康、李江魁、李海洲、程世燕、李自林、谭小慰、陈贵攀、,刘强、王小平、贺才厚、黎文平、谢进军、严晓鹤、陈佳、刘晓、姚程杰、王玲玲、郑诗璜、孟刚、任,忠玲、王强,本标准由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负责解释,本标准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地址: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育才西路126号,电话:0915-3029001,邮编:725000,DB61/T 1818-2024,1,桑蚕丝制造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确立了桑蚕丝制造的工艺流程,规定了混茧、剥茧、选茧、煮茧、缫丝、复摇、整理、检验、,打包等阶段的行为指示及转换条件,描述了证实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桑蚕丝制造的过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797 生丝,GB/T1798 生丝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缫丝silk reeling,将茧丝从煮熟茧茧层上离解出来抱合成生丝的加工工艺过程,3.2,庄口lot,一个茧站烘成的一批干茧,3.3,上车茧reelable cocoon,可以缫正品生丝的茧,包括上茧和次茧,3.4,解舒reelability,缫丝时茧丝从茧层上离解的难易程度,3.5,索绪cocoon brushing,缫丝时从蚕茧上索取丝绪的过程,DB61/T 1818-2024,2,3.6,理绪picking end,制丝过程中将有绪茧在理绪槽内整理成正绪茧的过程,3.7,添绪end feeding,当茧子缫完或中途落绪时,将备置的正绪茧的绪丝添上,3.8,集绪uniting ends,将若干粒正绪茧的绪丝合并,经接绪装置轴孔引出,穿过集绪器(又称磁眼)的过程,3.9,捻鞘twisted croisure,丝条通过集绪器、上鼓轮、下鼓轮后,利用本身前后两段相互拈绞成丝鞘的过程,3.10,复摇rereeling,将小籆丝片返成合格的大籆丝片和筒装丝的过程,3.11,整理finish,通过编检、绞丝、称丝、配色、打包等过程,4 工艺流程,桑蚕丝制造工艺流程见图1,图1 桑蚕丝制造工艺流程图,DB61/T 1818-2024,3,4.1 混茧,4.1.1 人工混茧,将茧质相近庄口的蚕茧,一次混150 kg左右。按混茧比例,把第一个庄口的茧子均匀平摊在地面上,再把第二个庄口的茧子均匀地摊在第一层茧子上,依次把其他庄口的茧子一层层摊匀,然后再用茧耙或,铲子把茧子充分混匀,4.1.2 机械混茧,将茧质相近庄口的蚕茧,按混茧比例用机械完成混茧,4.2 剥茧,通过剥茧机剥掉茧层外面松乱的茧衣,春茧剥光茧率93%~95%,夏秋茧剥光茧率88%~92%,4.3 选茧,4.3.1 根据缫丝工艺要求,将下茧选除,4.3.2 选茧的分类见表1、表2,表1 上车茧分类表,茧类名称主要特征,上,车,茧,上茧,一级(头,号)茧,茧形整齐(茧幅整齐率在80%以上),茧层厚而厚薄均匀,茧色基本一致。表面无疵点。用,以缫制高级生丝,二级(二,号)茧,茧形较整齐(茧幅整齐率在70%以下),层尚厚而厚薄均匀,茧色尚一致。有轻微疵点。用,以缫制一般等级生丝,三级(三,号)茧,茧形不整齐(茧幅整齐率在60%以下)茧层厚薄较不匀,疵点较多,茧色略次,但不影响,丝色。用以缫制低级生丝,次茧,轻内印病蛹污染蚕茧内层,隐约可见,摇得响。或者表面隐约骤看不见,但摇不响的茧子,轻黄斑蚕尿污染或渗入茧层,程度轻而不软,面积较小,轻柴印印痕较浅的单面、多面、钉头、平板灯柴印茧,硬绵茧组织粗松,手触较硬感,缩皱模糊而有弹性,薄头茧茧层头部较薄,硬薄皮茧层厚度为正常茧的一半左右,DB61/T 1818-2024,4,表2 下茧分类表,茧类名称主要特征,下,茧,黄,斑,茧,尿黄茧蚕尿污染茧层造成茧层发黄、发软浮松的茧,夹黄茧蚕尿污染茧层之中,表面可见的茧,靠黄茧污斑深入茧层三分之一以上或污斑总面积大于1 cm2的茧,老黄茧茧色深黄,缩皱异常,黄色面积占茧体面积三分之一以上的茧,硬块黄茧茧层有黄色硬块或胶结的茧,柴,印,茧,单条柴印茧,1) 茧层有一条竖柴印,印痕深入茧层二分之一以上的茧;,2) 茧层有一条横柴印或一条斜柴印,印痕深入茧层三分之一以上的茧,多条柴印茧,1) 茧层有两条及两条……
……